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8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4篇
丛书文集   474篇
理论方法论   151篇
综合类   3217篇
社会学   125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01.
藏、回、汉族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 :各民族女大学生都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但还存在着种种民族差异。研究确证了文化是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变量 ,具体包括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2.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我国最后一个移民乡和惟一一个驯鹿养殖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必然走驯鹿产业化和发展原生态旅游业之路,发挥城乡边缘区的补充功能,借区域经济发展之力,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我国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决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西部地区人民营造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必须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林草的成活率;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行综合治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法规措施;必须认真落实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规范,树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必须建立和健全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平衡。西部大开发要维护经济发展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家园,让西部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04.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深入分析了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最后指出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5.
赵兵 《民族学刊》2015,6(3):68-71,123-124
岷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其生态地位特别重要,本文分析了岷江上游地区面临的基本生态问题,提出了岷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体系建设的原则、依据与目标,根据岷江上游区域生态系统的空间特征、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并确立了森林牧草、水域湿地、农田作物等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内容,切实有效维护该区域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6.
大学生党员是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者,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当前,在校大学生党员在生态文明方面存在一些意识淡薄与行为失范的问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分析其在学校生态教育、基层党组织、生态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成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来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如创新党支部设置方式和党建工作模式、丰富宣传教育形式、提升党员服务能力、开展实践活动、构建党员评价体系等,以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生态文明意识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7.
随着土地生态价值的凸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博弈逐渐引起关注.由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对生态价值观念的忽视、土地规划中生态价值效应的弱化、生态补偿制度在集体建设用地中的缺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执法监督的缺失、法律责任体系的滞后等原因,导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生态价值维度出现失衡,需要在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贯彻生态价值观念,加强土地规划中的生态效应,构建生态补偿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并从法律责任体系上进行完善,最终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生态价值的均衡.  相似文献   
108.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通过分析北京市生态新城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相应的子系统,以及分析在新城发展层次划分基础上的新城发展运行机制,研究构建基于生态理念的北京市新城发展模式。该模式是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协调和谐运行,通过新城发展的内在机制、外在机制以及动力机制的作用,实现从新城规划建设到新城运行维护再到新城更新进步各个发展层次新城内部的生态系统的优化,以及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9.
流域生态补偿是利用经济手段对流域生态的外部性进行矫正的一种手段。政府强干预型与市场主导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都各有优缺点。当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法律机制尚不完善,水资源的产权模糊,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方式单一,公民参与渠道不畅等困境。为构建高效的跨行政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制定专门性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自主性,健全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既要在近期充分发挥政府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在远期着眼于建立市场手段为主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拓宽公众参与途径,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以及公众参与的经济激励机制,以提升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认可度与制度效用。  相似文献   
110.
广西三江县梅林乡车寨村是典型的侗族传统村寨,灵魂观是当地侗族人观念世界的核心。复杂的宗教信仰及信仰礼俗蕴藏着侗族人独特的灵魂观。车寨的宗教信仰体系中不仅有草木、山石崇拜等自然崇拜,萨岁、土地公等神灵崇拜,还包含信奉灵魂不灭的祖先崇拜。这些复杂多样的信仰及相关祭祀仪式,镶嵌着当地侗族人的生态伦理观和灵魂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